中国空间站(天宫空间站,英文名称:Chinese Space Station ):“天宫”空间站是一个多模块在轨组装的空间实验平台,是规模较大、长期有人参与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可支持航天员长期在轨生活和工作,额定乘员3人,设计寿命10年。在轨运行期间,由载人飞船往返运送航天员,完成乘组轮换,由货运飞船完成物资补给和废弃物下行。

  “天宫”空间站主要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组成。

  “天和”核心舱于2021年4月29日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舱体全长约16.6米,最大直径4.2米,发射质量22.5吨,包含节点舱、小柱段、大柱段,“天和”核心舱的主要任务包括为航天员提供居住环境,支持航天员的长期在轨驻留,支持飞船和扩展模块对接停靠并开展少量的空间应用实验,是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

  2021年6月17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2021年8月20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先后成功出舱。

  “问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天宫”的组成部分,舱段规模20吨级,轴向全长17.9米。“问天”实验舱配置了与“天和”核心舱一样的航天员生活设施,与“天和”核心舱共同短期支持6名航天员在轨生活;“问天”实验舱配置一只小型机械臂,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大机械臂组合使用,共同完成航天员的出舱、舱外设施照料、巡检等任务;同时,“问天”实验舱还具备“天和”核心舱对于组合体管理控制功能的备份舱段。“问天”实验舱将于2022年7月发射。

  “梦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天宫”的组成部分。舱段规模20吨级,轴向全长17.9米。“梦天”实验舱配置了货物气闸舱和舱外展开试验平台。今后将由货运飞船运送科学试验设备至空间站,通过货物气闸舱把载荷送到舱外,由机械臂或者航天员将其安装在“梦天”实验舱外平台上,实现舱外试验项目不断更新。

  天舟系列货运飞船由大直径的货物舱和小直径的推进舱组成,全长9米以上、最大直径3.35米、发射质量低于13吨、最大上行货物运载量达到6吨,主要用于对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期间,为空间站提供补给支持:一是补给空间站的推进剂消耗,空气泄漏,运送空间站维修和更换设备,延长空间站的在轨飞行寿命;二是运送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用品,保障空间站航天员在轨中长期驻留和工作;三是运送空间科学实验设备和用品,支持和保障空间站具备开展较大规模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的条件。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已于2022年5月10成功发射。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附加段四部分组成,全长约9米,最大直径约2.8米,起飞质量约8吨。“神舟”载人飞船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用于天地往返运输人员和物资的载人航天器,可一船多用,既可留轨观测又可作为交会对接飞行器,满足天地往返的需求。

  2021年10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空间站,并于2022年4月16日成功返回。

中心要闻

查看更多